- · 關于交易品種“油芝麻”( 10/30
- · 關于2025年國慶節、中秋節 09/28
- · 關于“油芝麻”(OS-252)上 06/30
- · 關于2025年端午節假期交易 05/30
- · 關于2025年勞動節假期交易 04/28
- · 關于交易品種“油芝麻”( 03/28
| 幣種 | 匯率 | 漲跌 |
| 1美元 | 7.0901 | 0.00160 |
| 1歐元 | 8.1586 | -0.01730 |
| 100日元 | 4.6254 | 0.01820 |
| 1港元 | 0.91197 | 0.00016 |
| 1英鎊 | 9.2554 | -0.07230 |
- 咖啡豆漲勢洶洶 ! 看企業的新思考
- 發表時間: 2025-08-07 15:34:02 瀏覽次數: 轉自:食安時代
今年開年,黃金價格猛漲備受市場矚目,而在食品行業中咖啡豆這一原料價格的漲幅不輸黃金,供應端的全球兩大咖啡主產國近年來頻繁遭遇極端氣候導致減產,且品牌快速擴張之下全球需求猛增,供需失衡下價格也一漲再漲。一些品牌為了保障利潤選擇提價來應對,但在9.9元活動影響下,消費市場對高價咖啡接受度并不高,能否作為長遠策略還是個未知數。
就原料端來看,近年來國產咖啡豆發展勢頭較好,或許可以為品牌帶來物美價廉的原料,還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比如無豆咖啡在韓國咖啡館較火也是一個機會。在供給端品牌也需要建立多元化的采購渠道及應對風險的程序投入來分散漲價風險,防患于未然。
多品牌進行價格調整
前不久一封“雀巢咖啡產品價格調整溝通函”在市場流傳,內容顯示從4月1日起將上調部分咖啡產品價格,包括雀巢咖啡1+2原味小方包、1+2罐裝、袋裝、醇品罐裝和金牌經典原味速溶咖啡,其中袋裝咖啡漲幅偏高為21%,其他產品的漲幅超過10%。電商平臺價格也同步做出了調整,客服表示從4月開始對產品價格進行了適度調整,“1+2”系列速溶咖啡粉的價格從119元上漲到129元。
對于提價原因,品牌表示“由于咖啡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我們在內部消化部分成本之余,不得不對以下產品進行提價”。其實咖啡豆價格暴漲已經持續了近一年,相關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咖啡價格飆升38.8%創下多年新高,截至去年12月主要用于烘焙和研磨咖啡的阿拉比卡咖啡的價格同比上漲58%,而用于速溶咖啡及混合咖啡的羅布斯塔咖啡的實際價格更是同比大幅飆高70%。
在期貨市場中,今年2月11日美國ICE的咖啡期貨價格突破每磅430美分創下47年來新高,近一年漲幅高達118.57%,4月23日晚間交易時段咖啡豆價格又突破了400美分。有相關經銷商表示,國際咖啡豆價格上漲已經持續很久了,上述品牌一直壓縮自己的利潤沒有漲,現在是承受不了了。
除此以外,也有不少品牌先后宣布提價以應對市場變化,比如上島咖啡宣布從3月1日起在日本市場提高45種家用普通咖啡產品和10種速溶咖啡產品的價格,總體價格漲幅在20%至35%之間;味之素AGF宣布將從3月1日起對172種條裝咖啡、速溶咖啡等產品進行價格調整,漲幅預計在15%至30%之間;JDE、PEETS等巴西咖啡烘焙商以及意大利咖啡制造商卡巴薩也在2025年初相繼提高了咖啡豆及其產品售價。
零售咖啡豆、速溶咖啡產品之外,現制咖啡飲品市場也出現上漲跡象,今年1月連鎖咖啡品牌瑞幸被曝出部分咖啡漲價3元引發市場關注,其9.9元的福利咖啡種類也在變少;據了解今年1月韓國星巴克也上調了咖啡價格,作為連鎖咖啡品牌的標桿,該品牌的調價可能引發其他品牌跟進。
通過成本優勢穩定價格
除了提價外,在現制咖啡領域也有不少品牌宣布維持原價,庫迪咖啡負責人曾公開表示“原材料成本是一杯咖啡的一部分,咖啡豆的成本又是原材料成本的一部分??Х榷沟臐q價會造成成本上升,但這個成本對整杯咖啡的成本并不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大宗期貨的鎖定也幫助我們降低了咖啡豆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在這兩個因素的作用下,我們還是會堅持9.9元策略,不會有任何漲價的動作”。
據悉,Tims天好中國相關負責人表示品牌所用咖啡豆由全球總部供應,目前未受到漲價影響;M Stand官方小程序客服也表示“暫未接到漲價通知”。
相關研報分析了一杯某品牌咖啡的成本構成,報告指出咖啡豆的成本不到4%,租金和人力相關成本是決定咖啡價格底限更重要的因素,合計占比接近30%。以某品牌大杯拿鐵舉例,其中咖啡生豆成本僅一元多,即使加上烘焙成本也只有3元多,咖啡豆在成本結構中占比并不高,所以從成本端看,對于具有規?;念^部品牌來說咖啡豆漲價的影響較為有限。
這主要得益于頭部品牌多方面的成本優勢,一般咖啡企業在采購咖啡豆時往往有一定的庫存策略,當咖啡豆價格上漲時會先消耗庫存中的咖啡豆,不會立即將成本上漲的壓力轉嫁給消費者。而且一些頭部企業通過長期合約、自建烘焙廠、源頭直采控制成本。
比如某品牌在咖啡豆大幅度漲價之前,與巴西簽訂了兩年采購12萬噸的協議,隨后又增加了12萬噸,這也就意味著這兩年無論咖啡豆的價格漲幅多大品牌都不會有太大影響,同時品牌還自建生豆烘焙工廠也進一步降低了漲價影響。
站在市場端分析,咖啡品牌在調整價格前需要考慮市場競爭情況、消費者的接受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當下市場中咖啡品牌眾多,在價格戰影響下8.8元、9.9元成為咖啡市場普遍現象,若是有品牌貿然宣布漲價很可能導致銷量斷崖式下跌,尤其是在當下消費降級趨勢下,上漲價格大部分消費者可能并不買單,還需要品牌在成本上控制謹慎考慮漲價。
國產咖啡豆或成新寵
雖然一些大型品牌可能受原料成本上漲影響較小,但咖啡豆價格若是長時間居高不下后續對品牌利潤也會有一定影響,有相關機構預計咖啡豆的高價態勢預計會持續到5月至6月。對于中小品牌而言影響則較大,比如以咖啡期貨價340點對應的巴西大宗生豆來計算,一杯咖啡的豆子成本就在2.72元,若是以9.9元一杯售賣原材料成本可以占到整體的近三分之一,若是提高價格售賣在9.9元咖啡隨處可見的市場中競爭優勢并不明顯。
一些中小玩家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較弱,想要使用進口豆的同時壓縮成本并不容易,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云南豆被不少咖啡品牌作為替代選項。在云南種植咖啡豆的歷史可以追溯百年,發展至今品質和產能逐步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據昆明海關統計,2024年云南出口咖啡3.25萬噸,同比增長358%,主要出口至荷蘭、德國、美國、越南等29個國家和地區;據云南省商務廳相關數據顯示,云南省種植咖啡115萬畝,咖啡年產量占全國的95%,這也就意味著云南咖啡豆在“量”上具備穩定供應的條件。
在“質”上,云南咖啡近些年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其氣候適宜、光照充足、降水充沛、紅土地富含有機質和微量元素等為咖啡豆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也使其風味獨特。在品種上還積極推廣瑰夏、德熱、鐵皮卡等優良品種,劃定精品咖啡適宜種植區,有花香的云咖3號、
熱帶水果風味的云咖4號等一批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被研發出來,這也為咖啡品牌提供了更優質、更豐富的選擇。
無論是從“質”上還是從“量”上都足以見得云南咖啡的發展潛力,但伴隨著全球咖啡豆價格的普遍上漲,云南咖啡豆的價格也迎來了近30年來的較大漲幅。在木乃河工業園區的咖啡交易市場,去年11月每公斤29元的帶殼咖啡豆已經漲到44元。這使得部分品牌不敢大量進貨,而且不同批次的豆子在口感、香氣和酸度上可能存在波動,這會影響品牌產品風味的穩定性,能否真正起到替代作用還是個未知數。
無豆咖啡成為新機會
伴隨著咖啡豆價格不斷上漲,咖啡市場也逐漸發生一些變化,近段時間韓國咖啡店推出的一款“無豆咖啡”引發熱議,自央視報道后無豆咖啡在各大社交平臺的討論度水漲船高,B站相關視頻的播放量已超85萬+;小紅書平臺中關于無豆咖啡話題已有2.6萬瀏覽,但能否作為咖啡品牌新機會還有待消費市場驗證。
據其官網介紹,這款無豆咖啡使用大麥、木槿、橘子皮等谷物類、根莖類、堅果等為原料,通過發酵、烘干、研磨、烘焙等工序制成,能較大程度還原咖啡的口感與香氣。從視頻上能夠看出,產品從顏色、形態上和普通咖啡別無二致,不少韓國消費者也反饋顏色、風味、香氣與普通咖啡相差無幾。
從風味、顏色等特點來看,可以作為咖啡的良好替代,但研發過程并不簡單,由于咖啡的風味非常復雜,原料配比、發酵與烘焙程度控制等都需要反復試驗、確定配方,并且從原料提取出的天然成分易受環境影響,國內市場還需要反應時間。從價格上看,目前該店菜單上的六款產品定價約22-34元人民幣,這在國內市場眾多9.9元咖啡的圍剿下不一定能闖出來。
整體來看,無豆咖啡似乎是噱頭大于實質,像菊苣咖啡、蒲公英根等咖啡替代品存在已久,上述無豆咖啡在韓國早已出現,只不過在咖啡豆價格暴漲影響下及其“不使用咖啡豆還原咖啡風味”的賣點,使其關注度得到了提高。“無豆咖啡”的出現可能會成為咖啡創新的催化劑,但長遠來看無論是品牌研發還是消費者接受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以附加值優勢提高溢價
在咖啡市場價格戰影響下,消費者對咖啡價位段的接受度也在不斷下探,有數據顯示,超80%的消費者趨向選擇單杯價格段在10-20元的現制飲品,購買單杯價格在25元以上飲品的消費者僅有4%。而且自去年開始多個連鎖精品咖啡品牌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危機,COSTA正持續關店收縮,太平洋咖啡近一年也關閉了上百家門店。
品牌若想以提價應對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同時,也需要提高產品附加值來緩解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提升附加值讓消費者感到“物有所值”很重要。比如某品牌摸索出了一套“新品+聯名”的成熟爆款孵化機制,其官方公眾號顯示,2024年上半年共發起了16次IP聯名,雖然一系列營銷活動也讓其銷售和營銷費用猛增,但也為品牌帶來了單季凈收入破100億元的亮眼成績。
還有品牌通過更多具有性價比的貝果類暖食套餐,以咖啡+暖食的優勢強化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認知,和其他咖啡品牌拉開差異化,據悉其2024年全年營收13.91億元,且盈利能力持續提升,第四季度自營門店貢獻為1297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53.1%,門店貢獻率為4.8%,這在當下咖啡市場中確實屬于不錯的成績。
市場中還有一些獨立咖啡館主攻高黏性客群,用手沖儀式感、小眾風味等對沖成本壓力,反而在競爭中殺出重圍。這種“儀式感”正好符合消費者對情緒和社交價值的需求。接下來咖啡品牌可以從產品價值、空間氛圍感等方向入手放大情緒和社交價值賣點,比如日本一家咖啡館將門店打造成為“客人制造對話”的空間,以“話題抽屜”的形式拉近人與人的距離,國內咖啡門店也可以借鑒這種創意,打破傳統的空間氛圍感實現差異化。
拓展多元化采購渠道分散風險
自去年至今的這波漲幅主要原因在于供應端的受限,氣候變化導致減產,咖啡樹老化、新種植的樹木沒能跟上致使供給減少,巴西這個世界上主要的咖啡豆生產國經歷了罕見的干旱,阿拉比卡豆產量的銳減直接推高了全球咖啡豆的價格。與此同時咖啡消費市場在近兩年大幅擴張,供需上的失衡讓咖啡豆價格上漲成為必然趨勢。
從多方面分析,今年咖啡豆的價格還將持續上漲,數據顯示中國咖啡消費量過去十年增長了近150%,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全球咖啡的消費量,2024-2025年度全球咖啡消費量預計增至1.681億袋,增長510萬袋。而且2024年中國現制咖啡門店總數已突破100萬家,其中連鎖品牌占比超60%,我國咖啡熱潮看起來并沒有停歇的趨勢,這也就意味著需求將進一步擴大,而供應端產量至今還是個未知數。
雖然一些品牌通過與供應商簽訂長期采購合同,通過鎖定價格減少短期價格波動的影響,但如果咖啡豆價格持續上漲仍會帶來成本壓力?,F在咖啡品牌的采購渠道包括直接貿易、國際進口商合作、期貨等多種,每個渠道都有其優勢和風險,品牌可以打造多元化的采購渠道來分散單一產區的風險。
比如某品牌咖啡豆去年主要從四家供應商處采購,某品牌咖啡豆來自埃塞俄比亞、巴西、哥倫比亞和中國云南等不同產區。在采購渠道的選擇上可以將是否有COE認證作為標準之一,這是衡量產地咖啡質量和市場認可度的標志之一,能拿到COE認證的咖啡通常能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更高的溢價,也就能為品牌帶來更多利潤。
強化應對風險防控的能力
有專家預測,若極端天氣持續或需求進一步增長,咖啡豆價格可能繼續波動,這也就需要品牌加大對風險程序的投入。某家專門從事咖啡凍干粉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已經形成一套相對成熟的平衡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的程序,據悉其早在去年8月便已經與合作商商討了2025年的采購計劃,并在此之前廣泛收集了各個市場對后續期貨價格浮動的預測,為合理的采購價格做好準備。
咖啡品牌也可以將此作為借鑒,若是旗下不同產品所使用的咖啡豆原料來自不同國家和市場的多個工廠,且配比各異,品牌就需要對這些產品明年的銷售情況進行詳細規劃,盡量具體到每個產品在每個季度的預計銷量,并將進口周期、生產周期考慮進去來應對實際銷售可能出現的變動。
工藝也是品牌離不開的一環,品牌在加大應對風險程序的投入時需要考慮工藝的創新調整,在咖啡館菜單中可以看到“淺烘、中烘、深烘”的標簽,這代表著咖啡豆的烘焙工藝也代表著咖啡的口味。一般來說,淺烘、中烘的咖啡豆強調豆子本身的自然特質,深烘的咖啡往往突出烘焙過程本身產生的味道,比如焦味、煙熏味,所以一些品牌可能會以深烘工藝來掩蓋咖啡豆本身的缺陷以免造成較大損失。
物流運輸在整體成本中也占據一定比例,尤其是進口咖啡豆一旦運輸過程中出現問題則會給品牌帶來更多額外支出,在運輸路線中除了主通道外還需要預備好備用通道來減少風險,而且咖啡品牌需要緊跟時事變化來準備通關文件等,2024年初某進口商因未提供肯尼亞AA級咖啡豆的蜜處理工藝說明,導致20噸貨物滯留港口28天,產生超期倉儲費12萬元。
行業思考:從去年開始咖啡豆價格瘋漲備受市場關注,隨著持續時間不斷拉長已經有品牌陸續宣布漲價來應對成本壓力,受近兩年咖啡價格戰影響,盲目提價可能會對品牌造成不利影響。但若不提價,有相關機構預計咖啡豆價格還將持續上漲,勢必會壓縮利潤空間,品牌還是需要從成本端入手,無論是內部成本控制還是尋求新的替代等都可以作為嘗試。
0.00160
-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