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關于2025年端午節假期交易 05/30
- · 關于2025年勞動節假期交易 04/28
- · 關于交易品種“油芝麻”( 03/28
- · 關于2025年春節假期交易時 01/27
- · 關于“油芝麻”(OS-251)上 01/22
- · 關于“油芝麻”(OS-0)上線 12/25
幣種 | 匯率 | 漲跌 |
1美元 | 7.1761 | ![]() |
1歐元 | 8.2558 | ![]() |
100日元 | 4.9456 | ![]() |
1港元 | 0.91417 | ![]() |
1英鎊 | 9.658 | ![]() |
- DeepSeek火爆“吸睛” 國際投行齊發聲:增配中國資產
- 發表時間: 2025-02-10 10:01:21 瀏覽次數: 轉自:中國證券網
DeepSeek的開年爆火不僅影響了AI產業的格局,也使得全球投資者的目光再度聚焦中國資產。
近日,德意志銀行的一篇股票策略研報引發市場熱切關注。該行表示,DeepSeek推出后,中國知識產權得到認可,中國在高附加值領域和供應鏈主導地位的范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大。該報告認為,2025年將是中國企業在全球崛起的一年,中國股票估值折價的現象將消失。報告還表示,A股和港股的本輪反彈始于2024年,預計會在2025年延續并超過此前高點。
“全球投資者今年將認識到中國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競爭力優勢。”德意志銀行稱,2025年,中國企業的競爭優勢應該被全球投資界所重視。中國企業在眾多制造業領域以及越來越多的服務業領域中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更高的性價比,這一點不容忽視。
“中國在全球企業界崛起最早是在服裝、紡織和玩具領域,隨后在基礎電子、鋼鐵、造船等領域取得優勢,近年來又在白色家電、太陽能、電信設備、高鐵等復雜行業占據主導地位。”德意志銀行亞太區公司研究主管馬力勤(Peter Milliken)在報告中這樣寫道,“中國的科技成就一直被投資者低估。DeepSeek推出后,中國知識產權開始得到認可。中國在高附加值領域和供應鏈主導地位的范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大。”
與此同時,德意志銀行表示,全球投資者普遍低配中國資產,未來需要調整投資組合,以避免錯失中國市場的增長機會。德意志銀行在報告中說,“全球投資者傾向于低配中國,就像他們幾年前回避化石燃料一樣,直到市場懲罰了那些作出非市場決策的人。對于那些喜歡具有護城河的領先公司的投資者而言,不能忽視的是,如今中國企業擁有寬闊且深厚的護城河”。
德意志銀行稱,中國的制造業實力顯而易見,其貢獻全球制造業增加值的30%,并且在服務領域的份額也在迅速上升。隨著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中國股票的估值折價似乎在某個時刻應該轉變為溢價。德意志銀行認為,投資者應該在中期內迅速轉向中國資產。
匯豐同樣認為,DeepSeek預示著中國大語言模型邁向深度推理階段,其創新能力引起市場高度關注。中國近十幾年在促進創新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特別是在數字通信、計算機技術、半導體、醫療技術和新能源電池等領域。DeepSeek的成功或引起全球對中國創新能力的重新評估。
從行業邏輯來看,高盛表示,DeepSeek及其他中國大模型的創新,一定程度上促進了AI行業的敘事從芯片和基礎設施層向軟件應用層轉移。對于中國市場而言,由于其在MSCI全球基準指數中硬件技術公司的占比較低,且軟件技術公司占比較高,因此在短期內表現可能更具優勢,且能夠受益于長期生產力提升帶來的收益增長。
根據高盛的統計,軟件技術在MSCI中國指數中的盈利占比高達37%,市值占比為32%。并且,目前中國軟件技術公司的估值處于較低水平(約低于長期平均水平1.5個標準差),后續估值上升空間仍存。高盛建議,繼續超配互聯網、媒體和娛樂行業,這些行業可能從人工智能的發展中受益。
高盛的基本假設認為,到2025年底,MSCI中國指數的潛在漲幅將達到14%。這一漲幅的支持因素主要包括增量政策對經濟的提振,以及大約7%的上市公司盈利增長,MSCI中國指數的市盈率有望在年底達到均衡水平11倍(目前為10倍)。
資金面上,2025年以來,已有部分海外資金開始增配中國資產。申萬宏源證券統計顯示,截至2025年1月30日,1月全球權益類基金資金流入中國市場的規模為33.3億美元,2024年12月為流入27.5億美元,邊際上呈現加速流入態勢。從資金類型來看,1月流入中國市場的基金類型主要來自被動型ETF,1月被動型ETF流入40.3億美元,而2024年12月流入額為36.0億美元。